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電力改革不應回避輸配分開

——原電力部部長史大楨訪談錄本報記者范思立一位原能源部老司長曾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這樣評價時任的幾位部領導:掌局者黃毅誠來自國傢計委,政治開明、專業精湛,既有高屋建瓴的政治幹部素養,又不失親力親為的技術幹部特點;副部長史大楨出身於電力系統,一絲不茍,嚴於律己;副部長胡富國從煤炭系統一路成長,粗中有細,勤勉親民;副部長陸佑楣是水利水電工程專傢,典型的技術幹部,且和氣煦人。能源部於1993年撤銷後,三位副職,或主持部委,或掌任地方,均成為正部級領導,一時成為中國政壇佳話。1993年,能源部撤銷,史大楨轉任新成立的電力工業部部長,直至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電力部也被撤銷。史大楨,工作軌跡與電力行業幾無偏離。今年是中國有電130年,亦是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屆10年關口,電改推演至今,成效寥寥。作為一位重要的參與者與見證者,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試圖從老部長那裡尋求些許線索。9月1日,記者如約來到他傢中,在兩個小時的采訪中,這位年屆八旬的老電力說起電力行業的改革和發展來滔滔不絕。短缺經濟撞開電改大門老部長向記者梳理和回憶瞭中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大致脈絡。史大楨強調,中國的電力工業改革,最早是為解決缺電的難題而開始的。1978年之前,全國經歷瞭十幾年的長期缺電局面,各省份經常拉閘限電,其實缺電的原因就是缺乏投資。我國的電力體制改革以投融資體制改革為先導。1980年,當時的電力部在電力工業十年計劃匯報提綱中提出瞭利用部門與地方、部門與部門聯合辦電、集資辦電、利用外資辦電等方法來解決電力建設資金不足的思路。1981年12月份,山東龍口電廠開始動工,該電廠是我國第一個中央與地方共同集資興建的電廠。此後,龍口模式很快在全國推廣,集資辦電模式逐步從火電項目擴大到水電和送變電等項目。與此同時,電價改革也開始起步。1987年,當時的水利電力部、國傢經委等部門下發瞭《關於多種電價實施辦法的通知》,並出臺瞭以個別機組成本為基礎的還本付息上網電價、反映燃運成本燃運加價及峰谷電價等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促進瞭電源建設的發展。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在改革投融資體制的同時,電力主管部門對電力企業實行簡政放權政策,擴大瞭企業的經營自主權,為電力企業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1988年是電力工業發展的重要年份,從這一年起電力工業開始政企分開的試點。當年10月,國務院印發瞭《電力工業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將電網管理局改建為電力聯合公司,省電力局改建為省電力公司,電力局與電力公司雙軌運行。 區域電力聯合公司由能源部管理,同時明確獨立於省電網的電力局,也要逐步改建為省電力公司並獨立經營,省電力局由能源部和省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並接受能源部委托,行使所在省電力工業的行業管理職能。1988年1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華東電網進行以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為主要內容的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分別成立華東電力聯合公司和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省(市)電力公司,同時保留華東電業管理局和省(市)電力工業局職能,拉開瞭電力工業政企分開的序幕。1991年底,根據國務院開展組建大型企業集團試點的通知,經國務院同意,當時的能源部於1993年1月將五大網局改組為電力集團公司,組建瞭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北五大電力集團,在國傢計劃中實行單列,由能源部管理。1993年,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能源部,成立電力工業部。這次機構改革,明確提出瞭政企分開的要求。組建電力工業部的指導思想是:政企職責分開,大力簡政放權,由部門管理轉向行業管理,加強規劃、協調、監督、服務職能;精簡內設機構和編制,合理配置職能,提高宏觀管理水平,加強宏觀管理職能。凡是電力企業能夠依法個人小額借款信貸年息個人信貸銀行利率辦到、又屬於電力部權限范圍內的事,全部下放給企業。按照這個思路,電力部下放和轉移瞭對企業人、財、物及經營管理的職能,加強瞭電力行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和體制改革。同時,國務院確定當時的電力部、冶金部為國務院體制改革試點,電力部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於1996年向國務院報送瞭組建國傢電力公司、實行政企分開的改革試點方案。記者搜尋到一份史大楨1993年年底任電力部部長不久的一份談話,其內容雖是如何發揮中電聯的行業組織作用,但是透露瞭其對於行政改革的一些思路:“我們與企業的關系不是已經發生瞭變化嗎,過去政府一抓到底的局面已不復存在,企業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辦,政府的工作政府來做。所以,隻有這樣認識,才能將權力轉出去。”“在放權的問題上,應按政企分開的原則去考慮。隻要是企業的事情,堅決放權給企業,隻要是企業還沒有獲得到的權益,部機關、中電聯都要努力幫助爭取。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我們不願意看到部已經放給企業的權被中電聯拿回來。”“中電聯要提高行業管理水平,把行政作用降到最低點。要用協商的辦法去完成、去解決電力行業發展的各項工作和問題,改變過去那種用行政辦法、用上下級間的關系進行管理的方式。要多做服務,少下命令,幫助企業完善自主經營機制,維護企業擁有的自主權和法人權限,支持他們進入市場去競爭。”提起當年電力部行政體制改革,史大楨對記者表示,當時的改革肯定存在局限,但是推動改革的心境則心無旁騖。1997—1998年全國電力行業政企分開,電力部撤銷,國傢電力公司承接瞭原電力部下屬的五大區域集團公司、七個省公司和華能、葛洲壩(600068,股吧)兩個直屬集團。電力行業的改革,政企分開是繞不開、缺不瞭的,因為它是電力部門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必然結果。史大楨提起當年撤銷電力部的心路歷程時,用瞭非常官方的回答:“撤銷電力部是政企分開的必然選擇。我盡量做工作,盡量解釋。”不應回避輸配分開推進輸配分開一直是國務院關於電改的歷次重大文件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2002年國務院公佈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總體目標之一,但輸配分開沒有動靜。所謂輸配電主要是指輸電網和配電網。將眾多電源點與供電點連接起來的主幹網及不同電網之間互送電力的聯網網架稱為輸電網;而在供電區之內,將電力分配至用戶並直接為用戶服務的支網為配電網。以國網為例,目前的國網是“經營輸電、變電、配電等電網資產的特大型企業”。專傢稱,輸配分開是打破電網壟斷電力市場,構建有賣方(發電企業)、有買方(配電企業)市場主體的電力市場體系的核心舉措。輸配分開後,將打破電網作為單一購買方的現有市場格局,形成購電方和發電方的自由選擇;到那時,電網才能變成一張純粹的輸送網絡,公開、透明的定價機制才能形成。從技術上講,有業內人士認為,把輸、配電網資產分開,或者僅僅進行財務上的獨立核算,確定有效資產范圍後,通過橫向比較,采用平均社會成本的定價辦法,就可以確定輸電價格和配電價格。現在電力體制改革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主要是因為下一步的改革難度比較大,即輸配電分開的難度大,所以國傢就提出瞭一個過渡辦法——大用戶直購電。2006年,臺山成為我國第一個采用“點對多點”模式的直購電試點,至此國傢發改委醞釀啟動電網輸配分開改革。推進大用戶直購電,有三個方面的政策需突破。首先是對電網壟斷經銷電量的突破,其次是對計劃電量和政府定價的突破,最後是對輸配電價政策的突破。盡管電壓等級差價、價格水平不見得十分合理,但相對於多年緩慢滯後的輸配電價改革來說,這次的大用戶直購電輸配電價改革是一個不小的飛躍,有明顯而實質性的突破。對於輸配分開,史大楨的理解是:“輸配分開按道理講配電應該更多體現在對用戶服務上。所以我認為成立電網公司是電的批發公司,到配電那邊去瞭以後就是安全供電,優質服務。其實輸配應該完全分開的。至於輸配分開沒有什麼好處的說法,這是國傢電網現在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說,主要是怕分拆。”建立電力市場監管體系雖然我國電力行業組建瞭5大發電公司,廠網分開基本實現,發電領域初步形成競爭型市場結構,但由於缺乏適用的市場規則和配套的市場建設,有效競爭的條件並未形成。法律法規不健全。改革至今,1996年頒佈的《電力法》仍未修改,改革“無法可依”,各方面的認識難以統一,改革方案執行力度大打折扣。國傢發改委、國資委、財政部將電力行業實質職權分而治之,而5號文中明令賦予電監會的權限則大多流於紙面。鑒於5號文所確立的改革目標久攻不下,各方利益糾纏難決,國務院又於2007年頒佈19號文,強調電改需根據5號文精神,責令各部委著力推進。電力專傢曾刊文質疑5號文方向,強調“中國沒有自由化和私有化才沒有釀成災難”,中國若想避免重蹈美國加州電荒之覆轍,就應當“堅持單一購買機制”。所謂“單一購買機制”即是繼續維持國傢電網在銷售側的壟斷位置。電監會官員認為,電力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市場化體系,隻有打破壟斷才能培育公平的市場基礎,5號文不是方向錯誤而是得不到有效執行。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認為,打破壟斷應是電改手段而非目標。無論是主輔分開還是輸配分開,都沒有觸及壟斷的實質,5號文之所以值得檢討,是它從根本上轉移瞭改革的註意力。“電價是電改的"牛鼻子",電價控制者才是阻礙改革的最大壟斷勢力。”一位長期關註電改的人士說,阻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電網企業不願意自己被分拆;二是國傢物價主管部門,不願意交出電價行政審批權;三是省一級的經貿部門,不願意放棄對電力企業的種種控制權力。電改辦成立於2002年3月,是國傢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小組的辦事機構,具體負責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工作,2003年1月由國傢發展改革委移交到電監會。目前的電改辦,即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由十幾個部門的人員組成,鮮見有活動報道,更重要的是它隻是一個並沒有決策權的協調機構。2005年2月15日國務院第432號令頒佈瞭《電力監管條例》,這是繼國務院頒佈《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後采取的又一重大措施。成立近10年的國傢電力監管委員會確立瞭依法執行電力監管和履行行政執法的職能。《電力監管條例》詳細列出瞭監管機構、監管職責、監管措施和法律責任,為推進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提供瞭法制保障。電力工業長期實行集中、垂直、一體化的壟斷管理體制,一部分人思想上很不適應市場化、法制化的監管體制,有所謂“大監管、小監管”之論,甚至有人說監管是虛設,不可能起作用等等,有這些議論不足為怪。面對社會上關於建立電力市場監管體系的爭論和分歧,史大楨回避瞭記者的提問,而將話鋒轉開。加強新能源發展今年6月,我國並網風電達到5258萬千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對此,史大楨認為,“現在情況變瞭,所以我們就要轉變觀念,讓新能源盡可能地得到利用,樹立新的觀念,加快利用新能源的步伐。”事實上,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風電發展,把加快發展風電作為優化能源結構、推動能源生產方式變革,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的重大戰略舉措,“十一五”以來實施瞭《可再生能源法》,制定瞭鼓勵風電發展的區域電價、費用分攤、優先並網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動瞭我國風電高速度、大規模、高水平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2006年以來,全國新增風電裝機5000萬千瓦左右,實現瞭風電從200萬千瓦到5000萬千瓦的巨大跨越,用5年半時間走過瞭美國、歐洲15年的風電發展歷程。目前,內蒙東部、內蒙西部、甘肅酒泉、河北北部4個地區風電裝機占比分別達到22%、21%、20%、16%,與德國17%、西班牙21%的水平相當。蒙東、蒙西、甘肅風電日發電量占用電量的比例最高分別達到72%、28%、26%,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史大楨向記者透露,最近國務院總理溫傢寶,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張德江等領導同志在8月份都作出瞭重要批示,要求國傢電網等有關部門和企業狠抓風電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和關鍵環節,有效解決風電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史大楨認為,太陽能、風能利用才剛剛開始,傳統能源生產過程的技術革新、新能源的捕捉和儲存以及穩定性問題,都是將來要逐步攻克的課題。例如風電,風的自然波動完全取決於自然界,沒有緩沖。現在就要考慮用抽水蓄能和液態氫復合循環發電來擴大電能應急的電網儲備,來適應風電的突然變化。西班牙風電占全國用電總量的43%,我國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總共才占到20%—22%左右,把張北、遼寧、內蒙赤峰加起來也就22%—23%左右,差距有將近一半。人傢走得比我們快,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解決瞭風電的突變問題。西班牙就是這樣做的:一是風電價格便宜,讓老百姓都用得起;二是防止突變,用水電、抽水蓄能、液態氫的復合發電能力看住它。水電和抽水蓄能,價格比較低廉,可以應對風電大面積停電對電網的重大沖擊。作為補償辦法的抽水蓄能,包括大小水電站,啟停快,把不可儲存的電變成可儲存的水,另外用液態氫復合發電也能應對風電突變對電網可能造成的不穩定問題。風電走瞭趕緊放水,風電來瞭再抽水上去。液態氫成分比較復雜,不能用石油裂化的方法來提取汽、煤、柴油等產品,但是可用它的組成燃氣輪機發電和用600-700攝氏度的尾氣餘熱鍋爐來推動蒸汽輪機發電。反復循環發電,也是作為補償風電的一種有效方式。目前復合發電最大機組出力可達到40萬千瓦。盡管我國風電發展成績顯著,但隨著開發規模的擴大,風電發展還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方面,按照國傢風電發展規劃,2015年我國風電規模將達到1億千瓦,建設新疆哈密、甘肅酒泉、蒙西、蒙東、河北、吉林等八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到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超過2億千瓦,80%以上集中在遠離負荷中心、消納風電能力十分有限的“三北”地區,這意味著我國不能像美國、西班牙等風電資源分散的國傢那樣,通過接入10千伏及以下配電系統就地消納風電來實現風電大規模發展。另一方面,風電具有顯著隨機性和間歇性,大規模並網後,需要增加快速調峰電源(抽水蓄能、燃氣電站等)保障電網安全。全球風電裝機規模最大的幾個國傢中,西班牙的快速調峰電源比重達到34%,是風電的1.7倍,美國高達47%,是風電的13倍。我國“三北”地區電源結構單一,快速調峰電源比重不足2%,難以適應風電更大規模建設的要求。面對風電發展的諸多挑戰,史大楨認為,必須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對“三北”地區豐富的風電資源、太陽能資源、煤電資源實施綜合開發、互濟配合、打捆外送,在全國范圍優化配置,彌補“三北”地區靈活調峰電源不足的局限,提高風電的消納能力和電網的安全承載能力。他向記者表示,今年初,他和黃毅誠、張國寶向國務院遞交瞭書面意見,認為特高壓電網的發展是進步,不是空想。這關系到我國在世界上治理環境的貢獻問題,是對世界人民做出的承諾。原來我們沒有大電網的通道,500千伏都是區域電網,是鄰近的幾個省出資拼湊的。今天,我們出現瞭能負荷世界最高送電電壓的特高壓系統,成為世界電網之最,有力地支持瞭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用電大戶都在東部,能源又集中在西部,經濟發展要用電,怎麼辦?隻能靠遠距離輸送來解決,也就是國傢說的“西電東送”。所以說,大電網是生產力,是國民經濟的需要。電網不發展,要拖經濟的後腿,電網的延伸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有瞭大電網,然後轉變思路、出臺政策鼓勵大傢用新能源,排放的問題也得到瞭解決。他對記者表示,我國已全面掌握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核心技術和全套設備制造能力,發展特高壓被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加快發展特高壓、帶動大型能源基地建設的條件已經成熟。世界上第一條特高壓交流工程和特高壓直流工程建成投產後,一直保持安全穩定運行,驗證瞭特高壓輸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經濟性。當前,皖電東送、錦屏—蘇南、哈密南—鄭州、溪洛渡—浙西等一批特高壓工程正在抓緊建設。到2015年,國傢電網將初步建成覆蓋華北、華東、華中地區的特高壓交流電網和14條連接各類大型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特高壓電網輸電能力將達到1.5億千瓦,可滿足發展1億千瓦風電裝機的需要。

新聞房貸彰化埔心房貸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9-07/145584738.html

預借現金利息~哪家銀行個人信貸條件比較寬鬆容易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aqg2wg24s 的頭像
    eaqg2wg24s

    企業融資 銀行

    eaqg2wg24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